地产界“苹果”: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

来源: 万信网
地产界“苹果”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蔡婷和她的筑想团队,用“建筑+IT”的跨界语言创造了地产界产品标准化的需求。文/楼星星前不久,蔡婷走进电影院看了奇幻动画《小王子》。它由法国作家安托万•德•圣•埃克苏佩里同

getimgdata

地产界“苹果”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

蔡婷和她的筑想团队,用“建筑+IT”的跨界语言创造了地产界产品标准化的需求。

文/楼星星

前不久,蔡婷走进电影院看了奇幻动画《小王子》。它由法国作家安托万•德•圣•埃克苏佩里同名小说改编而成,在念高中之前,这是她唯一没有读懂的童话故事书。

在她眼里,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,能让建筑设计师出身的她,思想没有疆域。

四年前,蔡婷从一家国有建筑设计院下海,联手中国地产大亨周忻先生创立了“筑想”品牌——上海筑想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码:835602)。四年后,它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上市。

十分巧合的是,时间都定格在1月18日。只不过,她业已完成了从一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,向中国建筑行业产品标准化设计师的华丽蜕变。

用建筑创造梦想。蔡婷立志为中国建筑领域提供SAAS服务,让造房子像造汽车一样实现产品标准化,先把所有的图纸和零部件采购弄清楚了才上线生产。在美国,一家基于健康医疗行业的SAAS服务公司VEEVA,市值高达36亿美元。

地产界里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:赢产品者赢天下。但在筑想尚未诞生以前,几乎所有地产商在土地进入开发环节时,产品线是模糊的。虽然万科和龙湖等一线地产商也一直致力于做产品线数据库,但它们是封闭的。而作为第三方服务平台,筑想可以博彩众长,把产品线打造的规律进行分享和打通。

云咨询模式

“以前开发商的产品说明书,更像是效果图,并非真正的产品线。”蔡婷打造了一个产品标准应用平台(简称“CPA”),为建筑建设全过程提供SAAS服务,通过产品决策系统、计划与时间管理系统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数据库产品,为地产商高层定决策。

它直指常规开发逻辑的痛点:一块土地拿到手之后,会先通过营销端反馈的信息来对产品进行定位,然后请设计院出图纸,再找采购和成本部进行核算。如此一来,要耗费3-5个月时间。如果使用筑想的CPA系统,这个时间就可以节省出来。

耗费时间还只是小事,开发商们无法厘清所要打造产品背后的材料、规格,以及成本的多少。蔡婷说,筑想是帮开发商将产品的决策前置,将“设计、营销和成本”这三种不同的语言,形成一个标准化的产品魔方。

这个魔方并非空穴来风,是筑想团队与开发商反复碰撞,将它们开发过的产品和未来的拿地战略进行数据化,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建筑和IT语言进行加工整理,把每一个建筑空间化整为零。例如,一个小区入口的软硬比为6:4,筑想会为开发商提供砖的规格、采购来源及成本等一切核心数据,形成一个标准化的产品模型。

用形象一点的话来讲,筑想能为开发商搭建好产品线的标准化骨骼,但内容由开发商整合各方资源量来填充。当然,蔡婷和她的团队是指导员。“方法是共享的,但每家都是定制化。”

双轨管控

蔡婷的骨子里充满童话般的梦想,认为世界是可以有任何形状,不受任何约束。即便是在做建筑设计师时,她也不“安分”,对材料有着天生的敏锐度。“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师,应根据设计需求去找材料,甚至是创造材料。”从2000年开始,蔡婷决定丢下“老本行”,跨界做材料大数据。

直至2011年底,她遇到了易居中国董事长周忻,两人在万豪酒店只聊了一个小时,就决定联手成立筑想。“这个团队非常好!”在筑想上市的敲钟仪式上,周忻称赞蔡婷带领了一支好团队,默默地在房地产建筑领域大数据里耕耘了四年。

但隔行如隔山,摆在蔡婷团队面前的是,如何将专家的头脑变成电脑?易居旗下的克而瑞集团是最好的导师,这是一家专注房地产营销领域的大数据公司,能让蔡婷掌握数据化的语言和逻辑。为了精进业务,她还专门在同济大学专门攻读了软件工程硕士学位。

她一门心思扎在大数据里。在整个2012年,她和76名同事,像科学家一样只做了一件事,建立一个自认为是天下最强大的建筑材料和设备数据库,无论是规格和使用方法,查询十分方便,但就是无人买单。“我完成了一个建筑设计师完美的数据梦想。”当她拿这套数据库去拜访客户时,却碰壁了。

“很简单,那不是客户的梦想。”彼时,周忻对蔡婷说,“你去听听市场的声音吧。”他给了她12张地产老板的名片。

在接下来的9个月时间里,蔡婷了解到,开发商最渴望实现产品标准化。“每次见面会,都是开发商最高层带着所有分管团队领导来听。”于是,筑想的商业模式在摸索中逐渐清晰起来。

用复地集团一位高管的话来形容,“筑想一半是建筑,一半是IT”。蔡婷要解决地产界产品标准化的困惑,而武器就是数据化语言。就像乔布斯造“苹果”一样,创造市场需求。“实现客户自己无法清晰表达的诉求。”

核心业务

有一次,蔡婷去拜访一家百强地产商老总。对方十分困惑,耗费800万元做了12本有关产品线的书,因担心资料外泄,不能发给旗下的100多个工地。即便是发下去,每个地块也不能完全复制。很快,筑想用48小时将他想要的产品线进行数据化和标准化。

在CPA系统里,筑想还开发了一款时间计划管理系统类的APP软件。一个项目从拿地、开发、营销等各个环节——有的节点多达上百个,开发商管理层只须通过识别其中的“红绿灯”,就可以详细了解每个项目的进度。截止目前,CPA服务了绿地、复地等约40家百强企业,2016年目标覆盖80家。

“整个建筑界被惊动了。”一位地产界人士如是评价筑想科技商业模式的成功。

当CPA系统稳步推进的同时,蔡婷有了新的发现,产品标准并不是所有房企的“刚需”,但每家都有采购需求。于是,她打造了一款基于中小房企的采购咨询云平台(简称“CPC”)。这时,创业第一年整理的材料数据,正好派上了用场。那是一个拥有174个行业、近1000种小行业材料和设备分类、12000家供应企业和40万种产品的云数据库。

如何用好它?蔡婷的做法很贴近互联网思维,给遍布20个城市的1800家中小房企免费提供3000元虚拟货币,每次在线咨询费用为5元/条。据悉,每天有200-300单在线上交流,它直接影响到了 近7600个工地,前来咨询的主要内容是,“拿材料来货比三家或贴一张建材图片来询价”。

用在线服务粘住用户的同时,筑想还开发了一套采购评审系统和建材招投标软件,其效果也立竿见影,为房企节约采购成本。一个最新的例子是,一家房企传来一份价值1500万元的采购清单,但通过筑想数据库询价甄别后,1200万元才是行业公允的价格。“采购量大的话,价格还可以往下砍些。”她说。

“1800家企业每年每家花一万块,就是1800万元的收入。”周忻认为,筑想的商业模式里,除了定制之外,每年还会给客户提供维护和增值服务,它未来的延展性很大。

当然,周忻的野心,筑想的客户不仅仅局限在开发商,也包括所有的建筑业。而在易居中国“鱼骨头”式的大战略图谱中,筑想既是一块最新的“房地产+”拼图,也是它旗下的第五家上市公司。

责任编辑:

相关资讯
写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