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上台后,有家开发商“捅了自己一刀”
11月9日,特郎普上选美国总统。距离特朗普入主白宫不到100天的时间里,资本市场市场表现极度情绪化的一面。
有一位彪子开发商,不把特朗普当回事,偏向虎山行,逆势强发美元债。
它,就是来自大胡建的融信中国。
市场最新消息:左脸已肿,右脸已青。
晴天打伞,还是阴天打伞,区别很大。
融创融信既没有选择晴天,也没有选择阴天,而是大暴雨天。资本市场的大暴雨天是,美元对人民币单边上涨,债券市场基本停摆。
此前,债券圈推测,融信此时发债,5年期,利息肯定要过8。
猜对了天气坏,没有猜对融信更狠:1.75亿美元,3年期,打98折,利息6.95%。
这么低的发行规模,而且是3年期,美元债市场上罕见,用低年期降低了绝对的利息收益,好玩吗?这么小的盘子,干嘛不在国内做个私募!
据说海通国际、国泰君安、工银国际最近走路抬不起头。因为做了这一单,全市场都在笑话他们。
更大的笑话是,融信朝自己身上捅一刀,在美帝市场,表现出向死而生的大无畏任性。
笑话也罢,勇气也好,背后这本账,都能算明白。
利息是6.95%,加之折旧折价发行,综合成本在7.8左右,而且又是3年期,高得有点不像话。
你跑到国外去,你越来越薄的人民币去换越来越厚的美元,好玩吗?
人家去国外买资产,你反其道行之,好玩吗?
如果加上人民币每年至少3%的贬值,这次美元债发行,跟自杀有什么区别。
或者有人问,是不是上纲上线?有这么严重吗?
我们来看融信中国美元债的二级市场表现,上周五的投资收益率在7.8左右。
市场传言,海通国际、国泰君安、工银国际自己掏腰包各买了20%的额度,然后融信把承销费给的高高的。这三家本来打算折价发行后二级市场一涨就抛。
结果呢,死在手里了。
如果有人扔入出1000万的单子卖盘,二级市场直接砸盘。
如果融信接下来续发美元债,利息只能更高。
问题来了,投资者干嘛在一级市场买你的新债?只需要在二级市场疯狂抛售,收益率就会更高,轻松上8。
也就是说,融信若二次发债,投资者会死盯它的二级市场,评级摆在那里,不是发行成本高低,而是能不能发出去的问题。
同行都在笑话海通国际、国泰君安,这活儿干得太奇葩了。
要知道,按行规,第一次一定要发稍微贵一点,让二级市场有一个交易,收益率涨点。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一次发债比二次发债便宜。
融信的这次发债,不仅收益率差,还做了折价发行,这就等于把未来三年的利息,一次性全付掉了,而且是在首期付掉。
头顶“傻根”的帽子,海通国际们似乎有难言之隐。
举一个同行的例子。
碧桂园下半年也想发一个5年期的债券。在此之前,碧桂园发了一个7年期美元债,利息低至4.875,玩得非常漂亮。11月下旬,因为债券市场不好,碧桂园果断停掉该发行。
这个时候,融信居然敢跑出来发美元债,不是艺高人胆肥,而是自残,以后美元债市场,基本不用做了。没有人会做越发越贵的生意。
再举一个例子。
一家在市场上完全不知名的公司佳源国际,没有评级,裸奔发行,2年期1亿美元,定价9.75%。
还有一个例子,宝龙地产,B评级,5年期2亿美元债券,定价5.1%。
发债的时间窗口非常重要。
后两起美元债发行,均在9月上旬,这应该是年内发债最好的时间窗口,甚至是20年来美元债市场最好的发债窗口。
很可惜,融信选择了最差的时间窗口,独自下咽苦果。
选择的理由,只有一个:缺钱得要死。
这和8月初豪气冲天,掷出百亿资金拿下上海地王,形成戏剧性对比。
没钱任性,更要命。
融信缺钱缺到什么程度,资产负债表不堪其重到何种地步,媒体铺天盖地解读已经足够多。
自媒体“地产话事人”文章《融信中国新总部之殇:上海2年才只赚回百亿投资的1/3》一文称:
融信已拿的项目,卖得很慢,很不好;
融信在上海7个项目已投入54.6亿元(不算全国单价地王项目),开盘四个,预售金额约18.6亿元,当前(截至2016年2月)资金回报约占两年前投入的34%;
不算全国单价地王项目,融信上海手里的货全卖完,亏损14.1亿元;
截至2015年6月30日,融信的加权平均利率11.16%;
杭州市场知名网站《口水杭州》文章称:
豪宅配置、刚需户型、屌丝利润,融信蓝孔雀或是下一个赔过3亿的曙光之城;
如此高的楼面价,面临着购房者的步步清洗之后的惨淡市场,融信又坚持用高档外立面等等严重增加成本的建筑设计,这已经不是别人赚多你赚少的问题了,而是别人赚少你不赚,甚至是亏的问题了;
想对融信说:我喜欢你作,但不喜欢你死。且作且珍惜!
或许有人说,拿到发改委境外发债批文不容易,作废可惜。面对债券市场风云突变,废弃发改委批文的何止一家,比如上文提到的碧桂园。
恰恰是因为缺钱要命,融信选择了霸王硬上弓。
媒体已经对融信中国的资产负债率指责铺天盖地,年底发债,又把一块大石头压在融信中国脆弱的小心脏之上,不堪其重。
自杀式的发债,等于先自捅一刀,要先堵住流血的伤口,还是任其腐烂,融信中国步步惊心。
惊心的第一步:11月初,融信中国招兵买马,将启动南京、郑州项目。
惊心的第二步:上海地王项目,引资万科。
请注意,项目启动的时间,恰恰是中央调控最严厉的当下。
当巨头们冲向4000亿春天大关时,中小开发商的寒冬提前到来。
任性的融信,正在为自己的冲动代价买单。
更多的中小开发商,切忌任性。
延深阅读:
颜建国回归中海,吴亚军更需要警惕什么?
孙宏斌:中国房企的投资逻辑和风险控制(内部讲话独家扩散)
4000亿再出发,伟大的博弈已经开始
北京,你慌什么?
如何举办一场高逼格的科技产品发布会
责任编辑: